【种植】麻黄的种植技术


【种植】麻黄的种植技术

文章插图

麻黄别称草麻黄、华麻黄等, 为麻黄科麻黄属草本状灌木植物, 有草麻黄、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三种, 高20-40厘米, 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, 我国产于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地, 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,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麻黄的种植技术吧!
【【种植】麻黄的种植技术】
【种植】麻黄的种植技术

文章插图

麻黄的生长习性
麻黄常生长于山坡、平原、干燥荒地、河床及草原等处, 分布在湿度低水分较少的地区, 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, 可在-31.6~42.6℃的极端气温条件下生存, 兼有耐热植物和耐寒植物的特性, 在极端生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生存概率 。 麻黄适宜在沙质性土壤中生长, 土壤与麻黄的分布和生长关系密切, 表土0~20厘米的土壤基质层对麻黄水平根的分布发育尤其重要, pH在8左右生长良好 。
【种植】麻黄的种植技术

文章插图

麻黄的繁殖技术
1、种子繁殖:麻黄多采用平畦播种育苗, 选用成熟饱满的种子, 春季4月开始播种 。 条播开5厘米深的沟, 行距30~40厘米, 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沟中, 细土覆盖, 镇压后, 小水浇灌 。 点播穴距30厘米, 每穴播种20粒左右, 覆土3~5厘米, 镇压和小水浇灌 。 种子发芽率一般为60~80%, 7~15天出苗 。
2、分株繁殖:麻黄也可分株繁殖, 通常于秋季或春季解冻后将成年植株挖出, 根据株丛大小分成5~10个单株, 按行株距各30厘米开沟、栽种、覆土至根芽, 将周围土压实后浇水, 要精心管理, 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。
【种植】麻黄的种植技术

文章插图

麻黄的种植技术
1、选用良种:我国药用麻黄有11种, 河西走廊主要的品种有中麻黄、木贼麻黄、草麻黄和膜果麻黄, 其中中麻黄分布面积大、品位高、质量好, 为麻黄加工厂主要的收购对象, 也是栽培的主要品种 。
2、整地施肥:麻黄种植在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、富含养分的中性砂壤土最好 。 并在播前要深翻整地, 深翻以40厘米为宜, 达到深、细、平、实、匀 。 同时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, 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以上, 标准氮肥40~45千克, 磷酸二氢钾45千克 。
3、精细播种:麻黄播前用30℃的温水浸种4小时, 进行催芽, 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穴播, 播种深度为1.50~2厘米, 播后盖2厘米厚的河沙, 一般播后10~15天即可出苗, 亩播量为300克, 株行距为20厘米×20厘米 。 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, 效果更好 。
4、中耕除草:麻黄草是多年生植物, 常伴生有许多杂草与麻黄争水争肥, 这对麻黄的产量和含碱量影响极大, 因此要结合中耕及时除草, 每年松土3~5次, 结合松土清除杂草3~5次 。
5、适时采收:麻黄一般5~6月为旺盛生长期, 9~10月为麻黄碱积累高值期, 采收不可在高值期进行 。 种子直播麻黄在第三年10月底或11月初为宜, 收获后长出的再生株每两年轮采一次最佳, 采收时应保留3厘米的芦头, 以利于再生 。
【种植】麻黄的种植技术

文章插图

麻黄病虫害防治
1、立枯病:麻黄播前土壤用硫酸亚铁每亩15kg浇灌消毒, 幼苗出齐后, 要立即喷施或灌施放线菌酮福美双、百菌清2787、苯菌灵、抗枯宁或代森锰锌等毛菌剂 。 隔两周后再喷施一次, 以后是否再施用, 看幼苗染病情况而定 。 同时, 易发病包要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次数, 尽量不要在地下水位高或低回阴湿地育苗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