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栽培】马兜铃的栽培技术


【栽培】马兜铃的栽培技术

文章插图

马兜铃别称水马香果、蛇参果、三角草、秋木香罐 , 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 , 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 , 根、茎、果实入药有清肺降气、止咳平喘、清肠消痔的功效 ,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一起看一看马兜铃的栽培技术吧!
【栽培】马兜铃的栽培技术

文章插图

马兜铃生长习性
马兜铃生于海拔200~1500米的山谷、沟边、路旁阴湿处及山坡灌丛中 , 喜光 , 稍耐阴 , 喜砂质黄壤 , 耐寒 , 适应性强 , 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山东(蒙山)、河南(伏牛山)等 , 广东、广西常有栽培 , 日本亦有分布 。
【栽培】马兜铃的栽培技术

文章插图

马兜铃育苗技术
1、种子采摘:马兜铃果实由绿变黄色时分批采摘 , 过晚果实开裂 。 种子不耐干藏 , 采收后应立即播种或将种子埋于湿沙中 , 放阴凉处保存 。
【【栽培】马兜铃的栽培技术】2、苗地选择:马兜铃育苗地宜选择土壤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有水源的地方 , 苗床耕翻后每公顷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75000千克作基肥 , 然后整平细耙 , 做1.2米宽的畦面 。
3、种子处理:马兜铃若于晚秋或翌年春取出播种 , 种子发芽不整齐 , 在10~20℃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 。 也可在收获后用赤霉素5*10-4浸种l天后放温室沙藏 , 春播宜3月下旬至4月上旬 , 直播与育苗均可 。
4、播种方法:在苗床上开条沟 , 行距25厘米 , 沟深3~6厘米 , 播幅10厘米 , 将种子播下 , 覆土轻压 , 加盖稻草 , 以保持苗床湿润 , 出苗后除去覆盖物 , 每公顷用种子15~22.5千克 。 至次年4月 , 按行株距40*30厘米开穴定植 。 直播用穴播或条播法 。
5、苗期施肥:马兜铃幼苗期需适当灌水 , 施氮肥1次 , 定植后至开花期 , 追施氮肥2次 , 8月中、下旬开花时增施磷、钾肥 。 及时中耕除草 , 株高30厘米后应搭架 , 以利其茎蔓攀援生长 。
【栽培】马兜铃的栽培技术

文章插图

马兜铃栽培技术
1、选地整地:马兜铃栽植地宜选富含腐殖质的壤土 , 于前作收获后耕翻1次 , 深30厘米左右 , 结合整地 , 每公顷施入土杂肥或堆肥45000千克作基肥 , 并于栽前耕翻1遍 , 整平耙细 , 做宽1.2米的畦面 , 四周整好排水沟待栽 。
2、适时移栽:马兜铃于冬季封冻前按行株距35×25厘米挖好深20厘米的栽植穴 , 每穴施入土杂肥10千克作基肥 , 用细土填至满穴 , 并高出地面10厘米 。 待翌年春季3~4月上旬 , 扒开栽植穴 , 将培育好的幼苗栽入穴内 , 每穴1株 , 栽后浇足浇透定根水 。 千克
3、松土除草:马兜铃苗期要勤松土除草 。 一般在苗高5厘米时 , 中耕除草1次 , 宜浅 , 避免伤根 。 以后结合追肥再中耕除草3~4次 , 防止草荒 。 当苗高5厘米时 , 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 , 去弱留强 。 当苗高10厘米时 , 按株距3~5厘米定苗 。 苗高15~20厘米 , 即可出圃定植 。 千克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