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知识|如何快速练字,写字,是一种静心的修行( 六 )


毛笔字 , 临帖学习是必要要走的很长的路子 , 无法速成 。 切不可相信什么毛笔字速成秘诀之类的骗术 。 王羲之练习几十年 , 方有所成 , 即是这个道理 。

【怎样练好书法】
1、临摹结合
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,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,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 。 学楷书需要临摹,学篆、隶、行、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 。 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,在临摹中学习,在临摹中思考,在临摹中创造 。
摹帖 , 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,然后笔随影走,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,又叫“仿影”或拓写 。 摹还有一种方法叫“描红”,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。
摹帖的方法:第一步先描红 。 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、完整的字,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,如打字纸、有光纸、描图纸等蒙在帖上,依着字的轮廓,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,这叫“双钩” 。 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,用红墨水填写,再用蓝墨水填写,最后用墨汁填写,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,而且节约纸张 。
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,切勿失形,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,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 。 摹帖要带有“写”意,将笔画一笔写成,饱满而精到,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。
临帖 , 即在摹帖的基础上,对帖字的用笔、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,对着帖写 。 临帖有对临、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。
对临,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,这是最方便,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。
格临,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(田字格、米字格、九宫格等)照式临写 。 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。
背临,即把帖收起,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,不但求其形,更要求其神 。 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,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。
摹帖笔随影走,古人怎样写,我们就怎样写,大小、长短、宽窄、粗细、方圆、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,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。 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,但由于规范太死,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,用笔死板而不灵活,让人感到放不开,受不了;临帖或对临,或背临,或意临,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,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,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 。 写来自由随意,追求个性,却得之甚少 。
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,先摹后临,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,又得古人的结构规律 。 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,再反过来摹,摹完再临 。 或者采用“双钩”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 。 摹临穿插,取长补短,效果极好 。 临摹中要多看、多思、多琢磨,然后下笔 。 下笔要准,先形似,后神似,以求形神兼备 。 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,总结经验教训,在否定中提高,在教训中成熟 。
2、先入后出
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、最有效的方法 。 临摹就是继承,就是向古人学习,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、美的结字、美的章法、美的韵味和气势等 。 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 。 不入帖,写不进去,或写出来不象,是无法与古人对话,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 。 但不出帖,即进去又出不来,太象古人,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,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,这样写,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。
关于入帖和出帖,清人姚孟起说得好:入帖时“不可有我在,有我便俗”;出帖时“不可无我在,无我便杂 。 ”“不可有我在”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,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,要“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”,不入帖便无本;“不可无我”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,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,融会贯通,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,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,有个性,有创造,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。
3、读帖善悟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