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患者怎样练功 “上丹田为内修门径”的阐述

一、问:您大力阐述上丹田内修门径 , 不知炼功时守的位置是在两眼之间的皮肤上 , 或鼻梁骨内寸许处?
答:上丹田是祖国医经名 , 传到道家名玄关窍 , 儒家名明德 。 因为是每个人的生理固有 , 连后来释家禅修也从此止观名鼻端 。 这一窍理通三教 , 学贯人天 , 天人合一 。 炼功时的守是意念存照、返照、返观 , 而不是、不能呆滞的死守──即是坐好或站好 , 待心平气和后 , 从从容从地开始 , 把眼帘轻轻放下 , 用点儿意念 , 默默地存想两眼之间鼻梁这一点子上 , 先不计较内外 , 根据练功者的年龄、体质、坐功时间长短、入静程度 , 迟或早会出现:肢体融融 , 神怡气畅 , 眼前呈现白色小团名“鼻端白”或“虚室忽生白”(庄子语) 。 进而出现“痒” , 个别有有潜在病毒处 , 出现“动”(鼻梁处由表入里 , 如手按小虾似的轻度跳动) , 出现“响”(如弹指甲声、如鱼吐泡沫声 , 这即是“观音”之名的由来) , 静极后还可能恍惚间这里豁然洞开 , 显现出幽深玄远 , 美妙只可意会 , 或出现万里蓝天 , 一望无际 , 这名“见性” , 见到“性中天” 。 以上都不要介意 , 仍继续在此绝虑澄神 , 工程就会不断深化 。 待到出现动响 , 你必容光焕发 , 精神大振了 。 指出窍内 , 即由表入里寸许有内窍 , 是尔后大有作为处 , 现不计议 。 这是开始 , 年轻人切忌急燥欲速──要保持似无似有 , 勿忘勿助长姿态 , 便恰到好处 。 以落实垂帘守窍为主 , 不直接当风 , 收功前双手搓热干沐浴脸以闭窍 , 都为了防虚邪贼风 , 以此窍最敏感 , 担心一窍通万窍通后 , 乘隙侵袭感冒 。
二、问:垂帘返照与闭目内视有何不同?除以意返照即观窍外 , 据说还有用“眼”去看的感觉 , 说这是火候较重是否?
答:垂帘返照与闭目内视 , 在性质上相同 , 只是前者自然活泼 , 后者呆滞执着 , 故应用前者 。 返照不是用“眼”之神内“看” , 看带有助长与执着 , 所以要求自然活泼的返照 , 功法名“回光返照” 。
三、鼓琴招凤是不是以意念使鼻准一胀一收?
答:鼓琴招凤是要炼功静极 , 鼻息转为绵绵欲绝那样细匀时 , 才把意念调来与鼻息联成“神息” , 只是随意之出入而出入;当出时便意守之沿鼻准而出即是“鼓”:当吸入之时则意守沿鼻柱即藤桥而入玄关 , 此际细匀之息即太虚真气的“凤” 。 总要自然活泼 , 不要助长胀收 。
四、问:意守玄关日久 , 即可上以驭下 , 在脐下一寸三分处形成虚无窟子 , 为何此虚无窟子以下丹田为核心 , 又不是下丹田?
答:所说脐下一寸三分 , 是就规定自带量具中指中段古制而言 , 按现市尺只一寸许 , 是这个部分在一定气化条件下聚之则“有” , 散之则无 , 似有实无 , 似无似有 , 而不是定点一处 。 当呈现虚无气窟时 , 即《道德经》“谷神不死 , 是谓玄牝”的牝 , 玄则不言而喻 。 由绵绵若存若亡之胎息 , 一上一下 , 一往一来 , 一出一入而形成其上其出其往 , 亦即其呼则出玄 , 其吸则入牝 。 自50年代初真谛失传以来 , 北戴河刘贵珍及其师刘渡舟开始 , 合动静功法作为疗养保健而名气功疗法 , 简称气功开始以来 , 便以脐下一寸三分名下丹田 , 兴不足之利 , 贻有余之弊 , 随着下丹田引入外功 , 广泛效尤 , 又想改弊 , 致愈改愈弊:即把下丹田改到上十位数 , 又除最初年轻人炼功多导至遗精外 , 更使出偏纠偏成为前所未有的专科──按真传 , 脐下横放四拇指的下边沿 , 约合市尺寸许处才是下丹田所在 , 下丹田在生理上是生产呼吸与胎息的“胞”──男子亦有──他与背后的“北溟”的尾闾命宫 , 即坎宫之命气密切相连 , 由冲脉众中联系 , 可以说下丹田命气命根命蒂的代表 , 是上面形成“牝”的核心而牝又不是下丹田者此也 。 对一涉及性命的大问题 , 可止少精研黄元吉祖师《道德经注释》关于第六章 , 即谷神不死这章十遍 , 可能从中悟出什么 。

推荐阅读